小于500nm的称为毫微球。近20年来,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包裹多肽药物制成可注射微球制剂,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调节聚合物种类、相对分子质量、晶型、共聚物中单体的摩尔比、微球粒径、微球表面状态及内部结构、药物的水溶性、药物含量等,可以达到缓释或控释目的。之后,亮丙瑞林及那法瑞林等多肽的缓释微球注射剂也纷纷上市(表4‐。以PLGA为骨架材料制成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入大鼠体内1~2天出现突释效应(burst effect),释药量达20%,此后28天内每天可以2.8%的速度恒速释药。研究表明,用固体/油/油(S/O/O)复乳法和低温雾化法制备的微球,可提高其稳定性及包封率,降低突释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