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微穿刺技术,于1941年开始应用于哺乳动物肾生理研究,近年来获得很大进展,发展了微量注射、微量灌流等技术。对离子及其他物质在肾小管的不同节段中转动过程,有了充分认识。用于利尿剂的研究,则可探测对单个肾单位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的作用部位。微穿刺在整体情况下,可对肾小管的转运过程加以分析并予以定位,这只能在麻醉动物身上进行,肾单位的暴露可能改变其功能,其他如穿透管壁、注入油滴、损伤附近的肾小管等皆可产生某种不利影响,是其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