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学]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的驱除是十分困难的。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腺嘌呤糖苷疗法和干扰素疗法,因其显著的降低血中病毒水平的效果,人们曾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但是三十年过去,乙肝的抗病毒疗法仍然少有突破。针对HBeAg,急性期CD8较强,CD4较弱,慢性期两者均弱或无反应。乙肝患者产生的抗HBs抗体对病毒有中和活性,对病毒的清除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急性期及在慢性期出现的高水平的抗HBc抗体并无中和病毒的功能。与治疗丙肝时干扰素发挥主要的抗病毒作用相比,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且病毒的数量较多,很难期待有更高的抗病毒效果。

……
——《抗炎免疫药理学》
书名:《抗炎免疫药理学》
栏目:抗炎免疫药理学 > 第15章 肝脏疾病及其药物治疗 > 第2节 各类肝病的免疫病理机制
作者:魏 伟 李晓辉 张洪泉 吴曙光
参编:陈红专,李晓辉,沈玉先,魏伟,魏尔清
页码:327-32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