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大环内酯类

20世纪50年代初,红霉素( erythromycinA )由链霉菌中发现并应用于临床。针对红霉素A酸性失活的化学修饰,产生了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和氟红霉素。与红霉素相比,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有所扩大、抗菌活性增强。近10年来,对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结构改造的研究,获得了第三代对耐药菌有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酮内酯类的泰利霉素( telithromycin )和喹红霉素( cethromycin )等,具有突破性意义。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环内酯敏感菌、耐药呼吸道病原体均有很好的活性,已成为当前抗生素新药研究的重点。

……
——《医院感染学》
书名:《医院感染学》
栏目:医院感染学 > 第五篇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 > 第十六章抗菌药物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 > 第三节 抗菌药物分类及研究进展 > 二、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王力红 朱士俊
参编:马小军,马文晖,王睿,王力红,王凯戎
页码:385-386
版本:1
出版时间:2014-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