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心律失常的诊断应从详尽采集病史入手。让患者客观描述发生心悸等症状时的感受。病史通常能提供对诊断有用的线索: ①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如烟、酒、咖啡、运动及精神刺激等。心律失常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产生的症状或存在的潜在预后意义.心律失常对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体位、呼吸、活动等的反应。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大多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①诊断性应用:确立心律失常及其类型的诊断,了解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与发生机制。此项检查可在70%的患者获得有诊断价值的结果,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仅为12% 。

……
——《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书名:《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栏目:儿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十三章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十一节 心律失常
作者:李德爱 陈志红 傅平
参编:陈湛芳,马海燕,吕宏宇,李毅,常红
页码:656-658
版本:1
出版时间:201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