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终导致心室泵血功能的低下。目前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已不仅是减轻心衰的症状,而且要逆转或延缓心衰病变的进展,治疗的重点是调节已被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神经内分泌活性,从而阻止心肌的损害。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心衰的治疗模式已由强心、利尿和改善血流动力学转变为干预神经体液机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模式。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副作用大,甚至可导致死亡率增加,现仅限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和应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心力衰竭的短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