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贝丁酸类(贝特类)

其作用机制是激活过氧化酶体激活型增殖体受体(PPAR)增强脂蛋白酶的作用,使血中富含TG的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加速降解,降低血中TG水平,进而可以降低LDL‐C亚型小而密LDL的水平。可能同时减少肝脏VLDL合成。国内常用的贝特类有微粒化非诺贝特(力平脂),苯扎贝特(必降脂),吉非罗齐(诺衡、洁脂)(表9‐。14),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偶有皮疹,白细胞下降及转氨酶升高。贝特类药物主要适用于TG升高为主的患者。

……
——《临床药理学新论》
书名:《临床药理学新论》
栏目:临床药理学新论 > 第9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 第5节 调脂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魏 伟
参编:李一石,苏炳华,曹立亚,曾繁典,凌树森
页码:436-43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