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开会,随后发表一篇“基于对致心律失常机制起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新概念”论文。提出“易损伤参数”(Vulnerableparameter)的概念:即在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中,改变其中1个或数个电生理特性,足以终止或预防心律失常时,此种电生理特性即为易损伤参数。本策略建议抗心律失常药物按其纠正易损伤参数的作用来分类。表71‐2是本策略根据细胞水平的易损伤参数来分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表71‐2据细胞水平的易损伤参数分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可见本策略的理论性很强,而实用性则较弱,至今未能制定出一个临床上能方便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