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新编
1[治疗](二)H2受体阻断药 |
近年来发现H2受体阻断药,除有较强的抑制胃液分泌作用外,尚具有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可逆转组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对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也有一定的疗效,如与H1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有协同 |
![]() |
2[速览]二、心境稳定药(抗躁狂症药) |
心境稳定药即抗躁狂症药,主要用于治疗躁狂症。躁狂症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虽然躁 |
![]() |
3[治疗]二、骨髓功能恢复药 |
外周血细胞,包括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是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常见的毒副反应。临床常用骨髓功能恢复药物有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 |
![]() |
4[治疗](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
抗胆碱药通过阻断胃壁细胞上的M3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各药的制剂与规格、作用与应用、用法与用量参见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第三节M胆碱受体阻断药。 |
![]() |
5[治疗]二、止吐药及促胃肠动力药 |
止吐药通过影响呕吐反射的不同环节而发挥止吐作用,包括:①吩噻嗪类,如氯丙嗪、三氟拉嗪等抗精神病药,本类药物对除晕动病呕吐外的各种呕吐有效,因不良反应大,通常在其他药物止吐无 |
![]() |
6[治疗](四)β受体阻断药 |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断药可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心脏兴奋性,降低基础代谢率,也能抑制T4在外周组织中脱碘变为T3,辅助治疗其他疗法无效的甲亢或与硫脲类配伍应用。 |
![]() |
7[治疗]七、糖皮质激素类 |
临床上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糖皮质激素主要为泼尼松、泼尼松龙等。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减少淋巴细胞数目外,还可降低血液系统并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 |
![]() |
8[治疗](四)H3受体阻断药 |
鉴于H3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帕金森病等神经行为失调有关,H3受体激动剂能够损害大鼠的目标认知能力及被动避免反应能力,而H3受体拮抗药则能改善大鼠的学习与 |
![]() |
9[治疗]二、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的抗变态反应药,几乎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患均有效。糖皮质激素对这类疾病有缓解症状作用,但长期用药副作用多,还易并发感染,故仅适用于上述疾病的严重 |
![]() |
10[速览](二)H2受体阻断药 |
H2受体阻断药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尼扎替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们多可选择性地阻断H2受体,不影响H1受体。目前认识到,组胺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 |
![]() |
11[速览]二、白三烯受体阻断药 |
除组胺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三烯在过敏反应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种介质的不同之处在于:组胺是预先合成并储存于肥大细胞的颗粒中,而白三烯是在肥大细胞激活后新合成 |
![]() |
12[治疗]三、抗过敏平喘药 |
本类药物包括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炎症细胞膜稳定剂)及抗组胺药(H1受体阻断剂)。 |
![]() |
13[治疗](三)雄激素拮抗药 |
氟他胺(氟利坦,氟他米特,缓退瘤)主要用于需进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详见第三章抗恶性肿瘤药第五节调节体内激素平衡药氟他胺。 |
![]() |
14[治疗]四、双膦酸盐 |
常用药物羟乙膦酸钠、阿仑膦酸钠、帕米膦酸二钠等,详见第十五章激素类药物第四节甲状旁腺及钙代谢调节药。 |
![]() |
15[治疗]三、钙剂 |
钙剂能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减轻或缓解过敏症状。本类制剂主要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详见第十六章维生素、矿物质及肠内肠外营养药第二节矿物质及微 |
![]() |
16[治疗]硝酸酯类 |
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的主要作用是扩张静脉,使静脉容量增加、右房压力降低,减轻淤血及呼吸困难。其他作用、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等,详见本章第五节抗心绞痛药。 |
![]() |
17[治疗]哌唑嗪 |
哌唑嗪是选择性α 1受体阻断药,能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排出量,使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下降,心功能改善。详见本章第三节抗高血压药哌唑嗪。 |
![]() |
18[治疗]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
幽门螺杆菌(简称Hp)在胃、十二指肠的黏液层与黏膜细胞之间,对黏膜产生损伤作用。常用抗幽门螺杆菌药分为两类。 |
![]() |
19[治疗]四、胃肠解痉药 |
常用的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丁溴东莨菪碱、溴丙胺太林、格隆溴铵、丙哌维林、奥昔布林、贝那替嗪等,通过阻断M受体,产生松弛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
![]() |
20[治疗]硝普钠 |
硝普钠能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详见本章第三节抗高血压药硝普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