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
1第三节 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和阻力及其临床意义 |
血流从心脏进入主动脉到达外周并从外周经静脉回到心脏主要是由于压力的作用。要使血流向前流动,近端的压力必须高于远端的压力。血流在循环系统的流动在体循环靠体循环血压,在 |
![]() |
2[辅助检查]七、辅助检查 |
1 ﹒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诊断高血压和评估严重程度的主要方法,采用经验证合格的水银柱或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处血压,必要时还应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血 |
![]() |
3[治疗]三、治疗 |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危急,其高度呼吸困难和缺氧是致命性威胁,必须尽快使之缓解。吗啡既可迅速扩张体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心房压力和心脏前负荷,又可减少躁动和呼吸困难,降低周围 |
![]() |
4[速览]三、心力衰竭 |
今天,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瓣膜病和心肌病位于其后。②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降低,存活病人增加,最终他们也可能发生心力衰竭。③随着年龄增加,心肌细胞数量 |
![]() |
5[速览]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系继发于右心室及三尖瓣环的扩大,右心衰竭致功能性关闭不全,多见于伴右心室收缩压增高或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较少见,如Ebstei |
![]() |
6[速览]第三节 过早搏动 |
过早搏动由异位起搏点发出冲动所致。异位起搏点可位于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的任何部位。通常,单纯性早搏无临床或预后意义。在某些情况下,早搏可由器质性心脏病(炎症、缺血、纤 |
![]() |
7[概述]第九节 二尖瓣病变 |
二尖瓣装置由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等结构组成,任何一个或数个组成结构异常均可产生二尖瓣畸形,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常见的二尖瓣病变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如风湿 |
![]() |
8[速览]第三节 期前收缩 |
异位起搏点可位于心房、房室交界或心室的任何部位。通常,单纯性期前收缩无临床或预后意义。在某些情况下,期前收缩可由器质性心脏病(炎症、缺血、纤维化等)或药物引起,特别是洋地 |
![]() |
9[速览]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系继发于右心室及三尖瓣环的扩大,右心衰竭致功能性关闭不全,多见于伴右心室收缩压增高或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右室舒张期容 |
![]() |
10[速览]三、心力衰竭 |
近几十年来,心力衰竭的病因和治疗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心瓣膜病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疾病。今天,冠心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瓣膜病和心肌病位 |
![]() |
11[概述]二、三尖瓣关闭不全 |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competence,TI)多见,通常继发于右心室收缩压增高或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右心室和三尖瓣环的扩张,如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病(肺动脉瓣狭窄、艾森 |
![]() |
12[概述]第十一章 心 包 疾 病 |
1 .急性心包炎和缩窄性心包炎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心包疾病。2 .病毒性心包炎多呈非特异性流感样综合征表现,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和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缩窄性心包炎导致心 |
![]() |
13[临床表现]【病史和症状】 |
获取完整、准确的病史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有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患者一般在疾病发作间歇期就诊,此时可以完全无症状和阳性体征。例如,根据 |
![]() |
14[发病机制]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病因最常见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亦可是本病病因。疼痛产生的原因:产生疼痛的直接原因可能 |
![]() |
15[生理学]第1节 心脏胚胎发育 |
原始的心脏是一个纵直的管道,由外表的收缩环把它分为3部分,由后向前为心房、心室及心球。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心管逐渐扭曲生长,心室的扩展和伸张较快,因此渐渐向腹面突出,这样使 |
![]() |
16[概述]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发生在部分人工心脏瓣膜或再造成形的自体瓣膜上的一种心内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人工瓣膜置换术者每年患病率为0.3% ~ 1.2% ,与自身瓣膜心内膜炎相比,人工瓣膜 |
![]() |
17[概述](三)嗜铬细胞瘤 |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由肾上腺嗜铬细胞组成的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副神经节瘤是更加罕见的发生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神经节细胞的一种肾上腺外肿瘤。嗜铬细胞瘤大部分是良性 |
![]() |
18[速览]第五节 心房扑动 |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系由于激动在心房内快速环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主动性快速而规则的心律失常。较少见,占心律失常的2%左右。发作时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规则、大小相同的 |
![]() |
19[速览]第二节 窦性心律失常 |
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房结冲动发放的一种正常生理变异,与呼吸有关。呼气时心率变慢,吸气时心率变快。偶尔心率可很慢,并出现交界性逸搏。窦性心律不齐在早产儿常见,特别是心动过缓伴 |
![]() |
20[速览]第五节 心房扑动 |
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系由于激动在心房内快速环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主动性快速而规则的心律失常。较少见,占心律失常的2%左右。发作时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规则、大小相同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