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是由放线菌属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该菌为革兰阳性的非抗酸性、无芽胞的厌氧性丝状杆菌,是人口腔正常菌群中的腐物寄生菌,常在牙石、唾液、牙菌斑、牙龈沟及扁桃体等部位发现该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被其他细菌分泌的酶激活时可以侵入组织。放线菌可从死髓牙的根尖孔、牙周袋或智齿的盲袋、慢性牙龈瘘管、拔牙创口或口腔黏膜创口及扁桃体等进入深层组织而发病,该病以20~45岁男性多见,发生于面颈部的放线菌病占全身放线菌病的60%以上。临床上多在腮腺及下颌角出现无痛性硬结,皮肤表面呈棕红色,病程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炎症侵及深层咬肌时,出现张口障碍,咀嚼、吞咽时可诱发疼痛。颌面部放线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细菌学检查,在脓液或肉芽组织中查找硫磺颗粒,将脓液或引流条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中,稍加震荡,则较易发现;镜检硫磺颗粒,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呈放射状的菌丝,亦可取脓液厌氧菌培养,分离鉴定;病理检查亦可协助确诊。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