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为高度硫酸化的葡胺聚糖,由嗜碱性粒细胞或肥大细胞生成,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其抗凝机制主要为:①增强抗凝血酶(AT)的作用;②抑制FⅪa、FⅩa、FⅨa、FⅫa;③促进纤溶;④抑制血小板;⑤刺激内皮细胞释放表面结合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而起抗凝作用。类肝素样物质同样具有葡胺聚糖的理化性质,因此其抗凝作用与肝素类似。肝素样抗凝物质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可见于肝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浆细胞恶性疾病、肿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移植后、应用药物的患者及老年人。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增多的原因包括:肝素在肝脏降解减低;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释放的葡胺聚糖增加;治疗肾上腺肿瘤的药物苏拉明可抑制降解葡胺聚糖的酶;最后的结果均导致患者出血风险的增加。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