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1 ﹒微循环变化特点在休克早期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收缩,总外周阻力升高。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休克患者都会发生DI C,而且不同休克患者和休克患者的不同脏器中,DI C形成的早晚会不同,因为DI C发生与否及其发生早晚与导致休克的动因直接相关,但DI C一旦发生,必将进一步加重休克的病情,使其进入难治阶段。4 ﹒临床表现休克期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可出现DI C的表现,如皮下出血、凝血异常和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表现。 ......

——《临床病理生理学》
书名:《临床病理生理学》
栏目:临床病理生理学 > 第二篇 临床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学 > 第四章 休克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第二节 休 克
作者:肖海鹏 杨惠玲
参编:王迪浔,王建枝,王树人,王荷花,王新红
页码:57-5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