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多见于女性,通常在40岁之前发病,但也可见儿童及老年人发病。1956年Moe等首先设想此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房室结内纵向分离的两条径路而产生,并行兔实验证明心房期前刺激可诱发和终止此型心动过速,以后便有研究者提出房室结存在两条传导径路的假设,一条为缓慢传导的慢径,其不应期短,一条为快速传导的快径,其不应期长。当一个心房早搏发放时,因为快径的不应期长,激动若在快径上发生阻滞,激动 ......

——《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书名:《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栏目:心电生理及心脏起搏专科医师培训教程 > 第二篇 心脏电生理学及导管消融治疗 > 第十九章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
作者:张 澍 黄从新 黄德嘉
参编:王方正,陈新,丁燕生,万征,马长生
页码:195-19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