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三、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多因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患者个体引起躯体化表现,症状和体征缺乏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基础。Reuber等[ 38 ]研究发现,心因性非痫性发作患者遭遇负面生活事件较癫痫患者更常见,78%心因性非痫性发作患者曾有创伤史或经历过冲突,因而可用精神动力学来解释心因性非痫性发作症状与既往创伤史或不良生活事件发生的相关性。Reuber等[ 71 ]对206例单纯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及123例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合并癫痫患者进行EEG及头颅MRI研究发现,心因性非痫性发作组8.7 ......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癫痫》
书名:《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癫痫》
栏目: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与癫痫 > 第五章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性疾病 > 第一节 心因性非痫性发作(假性发作)
作者:王学峰
参编:肖农,肖争,肖飞,徐祖才,陈蕴
页码:336-34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