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较多学术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它们各有侧重:①病理生理学模式:该类模式侧重考虑在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机制中“什么地方出了错”。20世纪60年代,阻断多巴胺受体抗精神病药的发现,导致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功能亢进的神经生化理论的产生,后来,类似的假设还有谷氨酸、GABA(γ-氨基丁酸)能、胆碱能和5-羟色胺能系统理论。神经解剖学模式:根据来源于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研究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发现,推测与精神病性症状相应的神经网络基础。因此,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驱期或发病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