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凝血因子缺陷性出血

凝血因子缺陷多为遗传性疾病。凝血因子缺陷性出血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主要是替代治疗,即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种类,输注凝血因子制剂(Ⅷ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FFP。FFP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但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所需凝血因子量较低,要想提高患者凝血因子水平,达到止血目的,必然加大输入的血浆量,导致血容量增多,且输血效果欠佳。每输注1U/kg的因子Ⅷ,可使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提高2%。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出血,为达到止血目的所需相应凝血因子水平不同,需要输注的量为正常水平的20%~100%不等。输注血液和血液 ......

——《临床输血学》
书名:《临床输血学》
栏目:临床输血学 > 第十章 血液病与输血 > 第四节 出凝血疾病与输血
作者:刘景汉 汪德清
参编:刘景汉,兰炯采,李卉,李卉,李碧娟
页码:269-27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