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研 发 简 史

1840年,Monlton等对百日咳的临床症状作了描述。1906年Bordet及Gengou首次分离百日咳杆菌成功,1932年Kendrick用B-G培养基培养百日咳杆菌,经硫柳汞灭活制成灭活百日咳疫苗,证明能有效预防百日咳。此后,Madsen、Hafen、Kendrick等不断改良百日咳疫苗。1923年,Glenny和Ramon分别用甲醛处理白喉毒素,使白喉毒素失去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制成白喉类毒素。同年,Ramon报告用甲醛和热处理破伤风毒素的方法制备了有抗原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并在1926年成功给 ......

——《实用预防接种手册》
书名:《实用预防接种手册》
栏目:实用预防接种手册 > 下篇 各论 > 第十三章 细菌类疫苗 > 第二节 百白破疫苗
作者:夏宪照 罗会明
参编:刁连东,毛东波,刘志权,张顺祥,陈抒豪
页码:289-2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