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二、分子病理诊断新技术

2016年,国内结核病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病理组织学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弥补了传统抗酸染色的不足。穆晶等[ 8 ]研究入组形态符合结核的93例骨结核病石蜡包埋标本, 12例骨肿瘤石蜡包埋标本,所有标本以荧光定量PCR ( FQ-PCR )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 ,抗酸染色查找抗酸杆菌。结果125例标本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出75例分枝杆菌阳性标本( 74例结核分枝杆菌, 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 ,阳性标本的平均循环阈值为29 ~ 32 ( 30.5 ) 。传统结核病理学 ......

——《中国结核病年鉴(2016)》
书名:《中国结核病年鉴(2016)》
栏目:中国结核病年鉴(2016) > 结核病国内部分 > 下 篇 结核病临床 > 第六章 结核病病理学诊断
作者:唐神结 李 亮 高 文 许绍发
参编:端木宏谨,傅 瑜,肖和平,谭守勇,吴 琦
页码:105-1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