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六、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关成分的变化

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SCs并不产生基底膜,而把SCs与神经元共培养时发现有基底膜形成,共培养3 ~ 5周内移出神经元,则SCs表面的基底膜消失,再加入时基底膜复出现.但是免疫染色和电镜技术显示,神经元、 SCs不接触共培养时不形成可见基底膜,因此推测,基底膜的形成可能需要与神经元上的某些结构物质相接触,而且一度认为,神经元是基底膜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目前认为,神经元、轴突以及基底膜周围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和基底膜成分都能够促进基底膜的形成与延伸,但是它们究竟是通过什么机制来指导基底膜形成的,是不是还有其他 ......

——《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书名:《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栏目: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 > 第二十七章 外周神经系统再生 >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
作者:付小兵 王正国 吴祖泽
参编:马小军,王 为,王正国,王恩彤,王常勇
页码:592-59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