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室间隔缺损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分为漏斗部缺损、膜周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三大类型。漏斗部缺损又分为干下型和嵴内型缺损。适合行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是:①年龄≥ 3岁,文献报道3岁以内的室间隔缺损约有40%~60%自然闭合几率。肌部室间隔缺损直径通常≥5mm.有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缘距右冠瓣2mm以上、无右冠瓣脱入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瓣反流的膜周部缺损。缺损小于5mm且无症状的室间隔缺损是否需要治疗,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干下型缺损距主、肺动脉瓣均无边缘,是封堵术的非适应证。总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七篇 心脏、主动脉和肺血管病 > 第51章 先天性心脏病 >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791-79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