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1992年许达生著文并以肠腔气柱渐高征命名。在梗阻点以上胃肠功能持续增强的推动下,肠内积液逐渐下流,肠内积气则沿着扩大的肠壁上升并较多地积聚在远离梗阻点的上段小肠腔内,从而形成靠近梗阻点的小肠内积液相对较多,气柱较低,而远离梗阻点的小肠内积液相对较少,气柱较高的改变。在立位腹部平片或透视下,表现为多个胀气积液的小肠曲,最下边的肠曲积液多,肠内气柱相对较低,气柱多呈半月形或短拱形,而向上的小肠曲积液相对较少,气柱较高,气柱多呈倒“ U ”字形(图4‐1‐3‐1 A)。推荐文献:许达生,郑可国,梁庆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