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次声的生物效应

由于生物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多处于5~20Hz的次声频段范围内,在次声波的作用下,生物体器官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作用是次声生物作用的基础。但次声生物作用的强弱却取决于次声作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但当次声强度上升到150dB时,便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另一位英国学者Hood在研究船舶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次声对人的影响时,也发现7Hz、118dB的次声可使人感到头晕、精神不振、失去平衡感等。长期在次声环境下工作,即使次声强度只有90~110dB,亦可引起一系列生理或心理改变。大量研究表明,次声往往伴随有可闻低频声,因此 ......

——《现代环境卫生学》
书名:《现代环境卫生学》
栏目:现代环境卫生学 > 第三篇 环境因素与健康 > 第三十四章 声污染与健康 > 第二节 环境次声
作者:陈学敏 杨克敌 尹先仁 庄志雄 鲁文清 衡正昌
参编:尹先仁,庄志雄,鲁文清,衡正昌,于云江
页码:1122-112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