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生物化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于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学说:静脉血流淤滞学说。静脉性溃疡形成的最新学说,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兴趣,认为皮肤内的白细胞捕获在静脉性溃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证据显示白细胞活化的改变在慢性静脉性溃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研究报道在CVI肢体的皮肤及静脉性溃疡内多种酶活性的改变引人注目,研究表明这些改变常与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精氨酸酶可增加基质沉积,其在静脉性溃疡内水平增加可能参与了脂性硬皮病的发病和血管周围基质“袖套”的形成,而脂性硬皮病被认为与CVI有关并有形成静脉性溃疡的倾 ......

——《血管外科学》
书名:《血管外科学》
栏目:血管外科学 > 下篇 静脉、淋巴疾病 > 第四十章 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病因及治疗
作者:王深明
参编:李晓曦,包俊敏,卞策,常光其,常谦
页码:553-55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