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毒导致的肝损害

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传统认为病理损害的机制是由免疫反应启动的,最后产生汇管区及肝小叶大量炎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并出现嗜酸性小体。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后,产生肝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CTL可通过Fas/FasL、TNFR/TNF及穿孔素/端粒酶B途径引起肝细胞凋亡。慢性肝炎患者TNF水平升高,肝组织中TNF α受体表达上调,提示TNF α参与了病毒感染时的肝细胞凋亡。同时也发现HBsAg可导致肝细胞对α干扰素(IFN α)及脂多糖(LPS)的耐受能力明显下降,即使在无外源性刺激的 ......

——《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书名:《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栏目:肝病细胞治疗:基础与临床 > 第六章 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 > 第四节 肝细胞凋亡的诱导因素
作者:贾战生
参编:闻勤生,赵英仁,白雪帆,马庆九,马强
页码:129-13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