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三节 外 因 论

外因论认为,龋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刺激造成的,属于外因论的有两种理论,一是酸脱矿理论。一是蛋白溶解理论。曾对这种细菌作过大量研究,他们观察嗜酸乳杆菌与龋病的关系是如此之密切,以致把这种细菌在口腔内存在的数量作为衡量龋病活跃程度的标准。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认为,龋病发生时,是由于一种角蛋白溶解性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釉质的角蛋白和其他有机成分破坏,结果形成能与牙齿矿物质形成可溶性螯合物的物质,这样牙就被溶解了。虽然蛋白溶解‐螯合学说可以解释龋病发生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破坏的机制,但是这个学说最大的不足之 ......

——《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书名:《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栏目:中华口腔科学(上、中、下卷) > 第十九篇 龋病学 > 第三章 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回顾
作者:王翰章
参编:曹荣桂,朱希涛,张锡泽,郑麟蕃,徐君伍
页码:1553-155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