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质性研究,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其资料的形式常常是结构松散或是故事性的。就像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和参与者(个案)在某种情景下的对话,民族志研究中利用参与式观察所得到的田野记录。虽然这些研究的部分资料可能会被量化来处理,而提供有关所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或背景资料。质性研究的过程比较费时间和精力,研究者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和智慧。由于质性研究在于强调个案的真实性,研究者尝试了解个案之经验时,通常希望能使研究者决定的结构最小,而研究者参与程度最大。研究情境的先设结构必须对揭示的个案经验会有限制及影响。概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