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49年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首次尝试将由聚甲基丙烯酸酯( PMMA )材质制成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白内障患者眼内,第一代人工晶状体由此诞生。它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材料生产工艺不足导致的虹膜炎、后发障和人工晶状体脱位。作为手术里程碑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手术的开展,已经使世界上数百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硬性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直径一般为5.5 ~ 6.5mm ,也有7mm设计的,主要为适应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囊袋内植入或睫状沟植入。前房型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