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二节 临床意义

CSFs包括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等,其生物学特性:1.M‐CSF.临床研究发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应用CSFs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血管再狭窄,说明无论动物模型和人类M‐CSF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可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处聚集。测定CSFs的方法较多,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以CSFs各种因子作为抗原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是反映各种因子抗原水平,而不能反映 ......

——《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书名:《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栏目:心血管病实验诊断学 > 第七篇 免疫学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集落刺激因子
作者:邢启崇
参编:王述昀,宁美芳,安丰双,邢姗姗,闫素华
页码:606-60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