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九节 增强MRI在嚼肌间隙肿块的诊断作用

嚼肌间隙又称咬肌间隙,位于咬肌内侧面与下颌支外侧骨壁之间,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下颌支后缘,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为咬肌附着于下颌支处,为颈深筋膜浅层所包绕。嚼肌包括:①咬肌:起自颞弓下缘和内面,向后下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面。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止于下颌骨冠突。翼外肌:起自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外侧板,向外止于下颌颈。下颌骨恶性肿瘤:形成以下颌骨为中心的巨大软组织肿块,下颌骨呈溶骨性破坏或有瘤骨形成并骨膜反应,多提示骨肉瘤(颌骨骨肉瘤的发病平均年龄晚于四肢长骨10年左右)。因此,发现肿瘤突破间隙 ......

——《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
书名:《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
栏目: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 > 下篇 磁共振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 第六章 增强扫描在鼻腔、鼻窦、咽部、喉部、腮腺及咽旁间隙疾病的诊断作用
作者:许乙凯
参编:黄其鎏,胡蓉,张树军,吴元魁,刘岘
页码:345-34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