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颌面部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本病绝大多数是内源性感染。脓液中常含有浅黄放线菌丝,称为放线菌颗粒或称硫磺颗粒。颌面部放线菌病主要发生于面部软组织,软组织的好发部位以腮腺咬肌区为多见。颌面部放线菌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细菌的检查。切开引流及肉芽组织刮除术:放线菌病已形成脓肿或破溃后遗留瘘孔,常有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可采用外科手术切开排脓或刮除肉芽组织,以加强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死骨刮除术:放线菌病侵及颌骨或已形成死骨时,应采用死骨刮除术,将增生的病变和已形成的死骨彻底刮除。病灶切除术: ......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颌面外科学》
书名:《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颌面外科学》
栏目: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口腔颌面外科学 > 第三篇 专业知识 > 第四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 第七节 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
作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参编:
页码:348-34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