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八、膜部瘤型VSD的介入治疗

吴龙等[ 21]报道的1006例VSD患者中,膜部瘤型VSD占11.7%。因此,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术后容易残留残余漏。笔者针对膜部瘤型VSD的解剖特点设计了细腰大边型的封堵器,其左心室面大,可将多个出口完全覆盖,且细腰部分与出口的直径相适应,封堵器放置后能充分伸展,达到了完全覆盖入口的目的,同时封堵器形状恢复好,不占有过多的心腔,因而不引起流出道狭窄。总之,由于膜部瘤型VSD的大小、位置、形态、破口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封堵的部位及封堵器型号,总的原则是在不影响主动脉瓣、三 ......

——《介入心脏病学》
书名:《介入心脏病学》
栏目:介入心脏病学 > 第四篇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 第68章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作者:马长生 霍 勇 方唯一 董建增
参编:胡大一,朱国英,杨延宗,吴书林,张澍
页码:874-87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