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医书中对近视早有记述。公元652年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关于易致眼病的不良习惯中已列出了“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虽未明确与近视挂钩,但确与现代的近距离工作能诱致近视的观点相近。对于近视与全身情况的关系,公元1602年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认为“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乃气虚而血盛也”。由于科学发展的限制,我国古代医学对近视的研究,如同西方在文艺复兴前一样,主要限于对近视症状的描述,对其发病机制,则主观臆测多于实验验证。1999年创刊的《眼视光学》期刊则更是刊登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