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近年由于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以及疟疾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疟疾发病机制,尤其是恶性疟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均有新的认识与进展。疟疾初发后,经一定的潜隐期,迟发型子孢子的发育成熟而出现临床症状,称真性复发,仅见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原虫的感染。有人研究发现蒿甲醚对寄生在网织红细胞内的疟原虫的作用较弱,对成熟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较敏感,并认为这可能是蒿甲醚治疗时再燃率高的原因。 ......

——《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书名:《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栏目:实用传染病学(第三版) > 第二十章 原虫病 > 第五节 疟 疾
作者:李梦东 王宇明
参编:牛俊奇,吴观陵,贾杰,斯崇文,白雪帆
页码:1094-1095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