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足底内侧岛状皮瓣

自1979年Shannahan等报告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以来,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足底内侧皮瓣无论在质地、韧性、耐磨性,还是在解剖上几乎与负重区一样,且皮瓣位于非负重区,基本不影响足的功能。它有良好的血管及神经,转移后能即时恢复感觉,是足底负重区的理想供区。杨开明等认为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供区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足底内侧皮支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皮穿支分布,且分支间存在吻合,可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及皮穿支为血管蒂或以浅支及其足底内侧皮支为蒂,若以足底内侧皮支为蒂,蒂长(2.8±0 ﹒。 ......

——《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
书名:《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
栏目:黑色素瘤基础与临床 > 第八章 组织修复技术在肢体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三节 足跟皮肤黑色素瘤的切除与修复
作者:张晓实 陈映波 黄文林
参编:刘继彦,刘强,张星,朱孝峰,丁娅
页码:144-14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