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广州管圆线虫蚴移行症

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最早由我国学者陈心陶在广东发现而命名。人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第三期幼虫的螺(褐云玛瑙螺)、鱼、虾、蛙、蟾蜍、蛞蝓、蜗牛、蟹等,及其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饮水而感染。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患者有头痛、颈项强直、感觉过敏等脑膜刺激征。我国大陆广州和温州亦有病例报告,近年北京偶有散发病例,并曾出现局部小范围暴发流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测得血清和脑脊液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时可作辅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三章 寄生虫性疾病 > 第二十二节 蠕虫蚴移行症 >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780-781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