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1﹒5 凝血酶原基因突变

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Ⅱ)是分泌型凝血酶的前体,活化后成为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凝血酶,后者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凝血过程。近来,有研究发现,由于编码凝血酶原3 ’非翻译区第20210核苷酸鸟嘌呤(G)突变为腺嘌呤(A)时,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促使外周静脉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一项多中心统计研究估计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基因的频率为2.0%,在欧洲的白种人中,该基因突变比较常见,并且突变率与纬度相关,欧洲南部比北部高。可见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具有种族背景,并与地域有关。该结果提示凝血酶原基因突变是青年脑梗死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五章 系统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第六节 凝血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 1﹒病因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80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