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六)受体介导靶向治疗恶性肿瘤

利用受体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高亲和性,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注入人体后,到其相应高密度的靶器官形成放射性受体配体复合物,发挥射线的辐射生物效应,同时配体上可载上药物形成偶联物,在相应靶器官浓聚,然后裂解,使药物进入病变组织发挥药效作用。因受体类型和配体特性不同,其核素可有131 I,186 Re,而配体可以是药物、激素、神经递质和毒素等,目前常用的有131 I标记的MIBG(间碘苄胍)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186 Re标记雌激素治疗乳腺癌,111 In标记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MS)治疗神 ......

——《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书名:《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栏目: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 第十二章 术后放疗 > 第八节 放射性核素治疗 >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途径
作者:李佩文
参编:王沛,王瑞林,申文江,刘端祺,李乃卿
页码:494-4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