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血红蛋白释出,血红蛋白和结合珠蛋白结合,被运到肝脏进行降解,血清结合珠蛋白因大量消耗而迅速下降,如血管内溶血较严重,血中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升高,超过了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出现游离血红蛋白,称血红蛋白血症。部分血红蛋白尿患者可出现ARF,在容量不足或有其他肾脏毒素存在情况下,ARF发生的几率大大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红素非常敏感,其中高铁血红蛋白更易释放血红素,血红素大量消耗内皮源性一氧化氮(e NO),而e NO是维持肾血管正常舒张功能所必需的物质,e NO消耗可导致肾内 ......

——《急性肾衰竭》
书名:《急性肾衰竭》
栏目:急性肾衰竭 > 第十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急性肾衰竭 > 第三节 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急性肾衰竭
作者:陈孝文 刘华锋
参编:许勇芝,周宏久,王坚,王碧飞,邓声京
页码:278-279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