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三、受体

细胞内受体依据其定位分为细胞质中受体和细胞核内受体两种,统称核受体。细胞内受体的配体为脂类激素。脂类激素通过被动扩散或主动运转进入细胞质或细胞核,与受体结合参与靶基因的表达调控。体内生成的脂类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脂肪酸、胆固醇衍生物等也能作为配体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细胞内受体接受配体信号后,再与DNA调控区的激素应答元件结合,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最终结果是调控基因的表达,引起酶数量的变化,实现酶活性的长期调节。孤儿受体(orphan receptors)也是一类细胞内受体 ......

——《分子影像学》
书名:《分子影像学》
栏目:分子影像学 > 基础篇 > 第二章 分子成像靶点 > 第四节 细胞内靶点
作者:申宝忠
参编:王维,卢光明,冯晓源,刘士远,刘兴汉
页码:4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