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血吸虫尾蚴性皮炎

血吸虫尾蚴性皮炎(schistosome cercarial der matitis)是裂体科血吸虫的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俗称“鸭怪”等,为我国各地稻田皮炎的主要病因。血吸虫尾蚴初次大量侵入表皮,也可进入真皮,尾蚴分泌代谢产物和尾蚴死亡后裂解产物具有强烈的抗原性,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致皮肤生发层细胞溶解、细胞浸润,毛囊、皮脂腺周围水肿,表皮出现小水疱、疱内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疱表皮坏死脱落。根据与秧田疫水接触史,结合典型皮肤损害,易于诊断。瘙痒严重者可服赛庚啶、阿司咪唑(息斯敏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三章 寄生虫性疾病 > 第二十二节 蠕虫蚴移行症 > 皮肤蠕虫蚴移行症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776-777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