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两次突变学说

两次突变学说也称两次击中的理论,最初是由Knudson根据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流行病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提出的。第一次突变可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由父母遗传得来,为合子前突变,也可能发生在体细胞.这是因为患儿出生时全身所有细胞已有一次基因突变,只需要在出生后某个视网膜母细胞再发生一次突变(第二次突变)就会转变成为肿瘤细胞,故较易表现为双侧性或多发性。非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则需要同一个细胞在出生后积累两次突变,而且两次都发生在同座位,因而概率很小,因此发病较晚,不具有遗传性,并多为单侧性,但该座位如果已发生过一 ......

——《药物毒理学》
书名:《药物毒理学》
栏目:药物毒理学 > 上篇 药物毒理学理论与基础 > 第十八章 肿瘤及形成机制 > 第四节 化学致癌的机制 > 一、关于肿瘤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作者:李波 袁伯俊 廖明阳
参编:马璟,陆国才,任进,王莉,范玉明
页码:400-4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