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分子荧光产生的机理

和原子系统的情况一样,在室温下,绝大部分的分子都稳定地处在最低能级的基态上,分子在适当能量的光子(即适当波长的光波)照射下,部分分子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即在约10 - 15秒时间内跃迁到高能级,由于处于高能级状态的不稳定性。习惯上经常把这种由高能级的非平衡状态跃迁到平衡的基态的过程称为弛豫过程,或去激活过程。弛豫过程包括辐射弛豫和非辐射弛豫,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竞争的,环境因素会影响竞争结果,最后将决定其荧光量子效率。态开始跃迁的,因此荧光的特征之一就是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要长一些。出发回到基态所发射的 ......

——《光动力疗法》
书名:《光动力疗法》
栏目:光动力疗法 > 第三篇 光动力诊断(荧光诊断) > 第十七章 荧光诊断基础 > 第三节 分子荧光光谱
作者:顾 瑛
参编:
页码:337-3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