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巨细胞动脉炎的动物模型已由Weyand和Goronzy报道[ 3 ]。T细胞识别抗原后,经克隆扩增和抗原刺激后产生γ干扰素,从而导致巨噬细胞的分化和迁移,形成巨细胞。巨噬细胞产生炎症性细胞因子IL‐1和IL‐6,分别通过产生金属蛋白酶和一氧化氮,造成动脉损伤。动脉壁的破坏与修复过程同时进行,包括由浸润的单核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和血管形成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的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些改变很大程度上导致血管内弹力层的分解和管腔内的增生及堵塞。临床上也发现,IL‐6与疾病活动相关联,循环免疫复合 ......

——《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书名:《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栏目: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 第22篇 风湿性多肌痛与巨细胞动脉炎 > 【巨细胞动脉炎】
作者:孟济明 邹和建
参编:孔令山,叶霜,卢建,冯学兵,孙卫民
页码:448-44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