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五)糖皮质激素的非基因受体效应

人们早已发现,血浆内可的松与ACTH之间的负反馈调节可在数分钟内发生。此后又发现类固醇的非基因效应可出现在多种细胞,且所需浓度低于生理浓度。临床也观察到,此种快速效应在抗过敏反应、心血管效应、行为效应中可以见到。从以上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从GC与GR结合,进入细胞核,进一步调控靶细胞基因转录、表达不同的产物、直至完成靶细胞效应。这是一个复杂的细胞生物活动过程。糖皮质激素作为细胞间信息传导分子,其最终效应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即有促进因素也有干扰或抑制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时刻保持在动态平衡之中。 ......

——《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书名:《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栏目:2005结缔组织病新进展 > 第26篇 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与临床 > 【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孟济明 邹和建
参编:孔令山,叶霜,卢建,冯学兵,孙卫民
页码:521-5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