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由Neffleship于1884年首先报告,称为中心晕轮状脉络膜萎缩。Ashton 1953年经病理切片证明在病变区脉络膜血管无硬化现象,仅发现黄斑区有界限清楚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视网膜神经上皮萎缩,因此W olle 1977年称此病为中心晕轮状脉络膜营养不良。本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多为双眼发病,亦有单眼者。早期病灶区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色素消失,故表现为透见荧光斑点。病程发展到中晚期,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的弱荧光,如果毛细血管及中小血管均萎缩,则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