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五、瘢痕疙瘩发生的肿瘤源性学说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均以胶原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和排列紊乱为病理特征,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瘢痕疙瘩许多方面表现出肿瘤的特性:1 ﹒临床表现。端粒酶是与肿瘤密切相关的酶,如恶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黑色素细胞肿瘤及正常皮肤,且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2008年蔡景龙等首先提出了瘢痕疙瘩发生的肿瘤源性学说,即瘢痕疙瘩与肿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比较好的概述瘢痕疙瘩的发生机制和生物学特点。第三,同时应认识到瘢痕疙瘩不具备肿瘤的转移特性、在病理学方面不具备 ......

——《美容外科学》
书名:《美容外科学》
栏目:美容外科学 > 第九章 瘢痕的美容外科治疗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王志军 刘林嶓
参编:李东,林晓曦,张晨,高景恒,陈言汤
页码:91-9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