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侧支循环形成的机制

侧支循环形成学说大体说来有二种假说。先天性存在着侧支循环血管,但血管管径很细,其内径约为50~100 μ m。血管由数层平滑肌所组成,并逐渐成长为小动脉(100~1000 μ m),最终形成侧支循环。即侧支循环血管的全部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所生成。这些侧支血管,均经过了内皮细胞的游走、增殖、管腔形成等复杂的新生过程并最终形成侧支循环。心肌细胞陷入心肌缺血状态,其血管内皮细胞等所存留的各种各样的增殖因子游离出来,而先天就具有的侧支循环血管的内皮、平滑肌细胞等均可发生增殖并渐生长发育。P(→):侧支循环血流。 ......

——《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书名:《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栏目: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 上篇 基础知识与诊断技术 > 第四章 冠状侧支循环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孔宪明 高海青 陈玉国
参编:孔宪明,高海青,陈玉国,杨君莉,朱贵月
页码:65-6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