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人体感染疟原虫到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时间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类型和数量。疟疾发病需血中原虫增殖达到一定数量方引起发热等症状称为“发热阈”。感染量少时裂体增殖需多几个周期方可达到阈值,潜伏期就长,反之则短。疟疾的潜伏期受感染虫种影响,间日疟的短潜伏期为12~20日,长潜伏期可达8~9个月。恶性疟7~14日。患者若服过抗疟药后感染,其潜伏期亦可延长。输血疟疾的潜伏期长短与输入疟原虫的数量有关,临床表现与蚊传疟疾症状相似。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在4℃贮存10天仍具有传染性,一般认为输注库存12天以上的 ......

——《小儿感染病学》
书名:《小儿感染病学》
栏目:小儿感染病学 > 第九篇 小儿深部真菌病 > 第五章 原虫病 > 第一节 疟 疾
作者:宫道华 吴升华
参编:宫道华,吴升华,赵佩霞,张淑英,胡皓夫
页码:1292-129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