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三、血液稀释疗法

早在1974年Ott和1977年Thomas首先推荐应用血液稀释疗法(简称血稀法)治疗脑缺血疾病。在正常情况下,组织血流量与动脉压差和血管半径呈正相关。与血液黏度和血管长度呈负相关。在动脉硬化性狭窄和闭塞时,动脉自我调节功能丧失,而血液黏度增高,就成为影响血液流速和流量以及微循环灌注的主要原因。对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的,伴有心脑缺血性疾病,特别是伴有全血黏度增高、高Fbg血症、严重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等的PAOD,在其他抗栓疗法效果不佳或无效时,可以选择考虑血液稀释疗法。 ......

——《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书名:《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栏目:血管淋巴管外科学 > 第二章 血管外科疾病的药物治疗 > 第四节 降粘疗法
作者:汪忠镐
参编:
页码:8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